名人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力赫?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1776年5月4日生于德国的奥登堡(Olderberg)。其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赫尔巴特在母亲的教导和努力下,受到了严格的早期教育。他兴趣广泛,悟性甚高,对音乐有特殊爱好,能独自谱曲,会弹钢琴,也会拉小提琴,11岁时就登台演奏钢琴曲,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88年,12岁的赫尔巴特在奥尔登堡拉丁语学校(该校于1792年改为文科中学)二年级学习,于1794年毕业。在这期间,他勤奋好学,意志顽强,成绩极为优秀,表现出惊人的智慧。14岁时,就发表了《论人类自由的学说》一文;17岁时作了题为《略论一个国家中道德兴衰的普遍原因》的讲演,受到了一致好评,因而,该文被当地一家杂志所刊用。在毕业时,他用拉丁文作了演讲,对西塞罗与康德的至善观念与实践哲学原理作了分析比较、深受赞许。
  1794年10月,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律(这是他父亲的愿望)。然而,他在当时德国“哲学中心”的耶拿大学里,对法律不感兴趣,却完全被哲学所吸引(这也是他母亲的愿望)。他入学的那一年,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开始在此任哲学教授。赫尔巴特不久就成了费希特的得意门生。但在哲学思想观点上,他渐渐成了费希特哲学的批判者,并最终与费希特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独立的哲学道路。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还认识了当时著名哲学家席勒(Schiller),使有机会去领受其美学思想。在大学时代,他读过不少康德、费希特和莱布尼兹的哲学著作。1797年初,赫尔巴特应瑞士一位贵族施泰格尔的邀请,担任3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当家庭教师的三年中,他每个月要给家长写一份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三年共写了24份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他于1799年拜访了当时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并认真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发表了介绍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论文。因受到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的影响,自此矢志一生从事教育事业。
  1800 年他辞去家庭教师工作,回到家乡,后在朋友帮助下到一所教堂学校担任数学教师。1802 年,他来到哥廷根大学,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不久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哥廷根大学担任讲师,教哲学和教育学。1809 年他应聘去柯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和教育学教席,历时24年之久。在这里他不仅讲授心理学、教育学,而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他创办了教学论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和师范研究班、附属实验学校,为培养优秀教师做出了贡献。1833 年又到哥廷根大学任哲学教授,直至1841年8月14日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两个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的。教育方面的著作有:(1)《世界之美的描述是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这是用严格的演绎方式,从教育目的开始,讨论到它的假设,由假设达到完成目的的手段,侧重于伦理学方面的发挥。(2)《普通教育学》(1806),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表现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3)《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这是《普通教育学》的补充,对于前书中的心理学基本思想,有进一步的发挥。其他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尚有《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ABC思想》(1802),《论公众协作之下的教育》(1810),《论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论唯心主义同教育学的关系》(1831)等。
  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在教育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有以下几点。
  一、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
  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给教育工作以理论说明的人。这样就使教育学开始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应当说是心理学首先记述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可见他对于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多么重视。
  为了使教育学能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心理学,写了许多心理学著作,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赫尔巴特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观念的活动。观念是心的基本构成单位,由观念的交互作用形成意识。意识是个人的觉知状态,是心之内容。他接受莱布尼茨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性的观点,认为观念也是活动的。同时从美国联想主义思想及当时力学的引力和斥力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且相互排斥。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他在莱布尼茨的微觉统觉说、康德的统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概念。虽然赫尔巴特所建立的心理学体系有许多地方缺乏科学依据。他的教育学也并不很科学,但他预见到并首先提出,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学为基础,并且他毕生努力建立用以说明教育规律的心理学体系,这本身在教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就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将“教育性教学”视为道德教育的手段。
  赫尔巴特非学重视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他说:“人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因而教育目的也应是道德;我们普遍地承认道德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否认的话,那末他就不了解道德真正的意义。”他又说:“品德可解释为教育的整个目的。”
  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心灵,使品德的观念成为最强的观念,这种品德的观念,是靠着正确知识的判断和领悟而来的。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的任务是以他所谓的五种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努力形成学生“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五种道德观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具体来说,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真正善良”的人。这种人应该安分守己,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秩序,又能遵守并服从既定法制的人。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全部教育都应围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或背离。基于此,他还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这一概念,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将教学视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将教育与教学统一了起来,将传授知识和道德教育看成统一的过程。
  三、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根据其“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提出了一套广泛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他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但多方面兴趣又是一个统一整体。他说:“大家都必须爱一切工作,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一种工作。”以达到“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教学应该发展多方面兴趣,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德行。
  他把人的兴趣分为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三种,则人的兴趣共六种。应设置与每一种兴趣相适应的课程,以便发展各种兴趣。
  第一类兴趣属于认识自然现实的,是知识的兴趣。它包括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和审美的兴趣。第二类兴趣属于认识社会生活的,是同情的兴趣,它包括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经验的兴趣这是关于认识事物“是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地理等。思辨的兴趣这是关于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数学、逻辑学、文法。审美的兴趣这是对事物美丑善恶进行评价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同情的兴趣这是关于人类交际知识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外国语(包括古典语和现代语)和本国语。社会的兴趣这是关于民族和社会知识的兴趣,是同情兴趣的扩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的兴趣这是关于研究人与上帝关系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赫尔巴特的这套课程体系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课程体系显然又前进了一步。文艺复兴时期的课程体系是以古希腊文、拉丁文为主体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而赫尔巴特设计的这套课程体系在当时是基本能适应的,因此后来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使到现代也还有参考价值。
  四、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形成阶段”理论,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课堂教学应该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通过研究他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这样的: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他根据他的心理学理论,细致地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具体过程,提出关于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他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明了——向学生明确讲述新的教材。②联想——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③系统——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④方法——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
  赫尔巴特关于课堂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为“五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席勒(Tursken Ziller,1817—1882)把第一阶段“明了”分解为“分析”“综合”两个阶段。席勒的学生莱因(Williem Rein,1847—1929)又把这五个阶段重新命名为“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使这五个阶段的表达更加清楚,意思更加明确。
  以上四点是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除此之外,他在学校管理、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也提出过许多主张,他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
  赫尔巴特生活时期的德国,是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刚刚开始发展。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又反映了封建国家的特色,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落后的一面。由于当时德国封建落后,所以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德国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人们才开始重视并迅速传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形成“赫尔巴特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教育界的极大重视,对发展美国教育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随后,他的教育思想传到欧洲和日本,并通过日本于清朝末年传到我国。他的教育思想传到我国时,我国的新式学校正在发展。当时广大教师不懂得如何进行班级授课,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五段教学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当时我国的一些教学法书籍里都把“五段教学法”称为“启发式教学法”。的确,比起当时我国的私塾和旧式学堂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来,“五段教学法”是很先进的,是“启发式”的。
  赫尔巴特对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教育思想里保守落后的东西也不少。主要是他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书本的作用,并把他的教学方法绝对化、形式主义化,认为在任何学科、任何教材中都同样适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教育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对他的教育思想批判最激烈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作为“传统教育”的典型代表加以批判,全盘否定,要用他自己的“儿童中心论”和“活动课程论”等取而代之。但“儿童中心论”和“活动课程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我们应该辩证地、客观地看待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肯定其中正确的东西,批判其中错误的东西,无论是全盘肯定还是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

                                                                    

本文章共1页       第 1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